字裡藏醫:當「癲」遇見「癇」 的 醫學組合

文森 ·梵谷 Vincent van Gogh | 星夜 Starry Night | 1889年 | 74 cm × 93 cm | 布面油畫

兩個字的相遇

當「癲」遇見「癇」,就像兩位古代醫者在對話——一個描述疾病發作時的激烈場面,另一個揭示疾病的發作規律。這兩個字的結合,形成了一個完整而精準的疾病描述。
「癲」是動態的、瞬間的,描繪發作時的激烈場面;
「癇」是靜態的、長期的,揭示疾病的發作規律。
一動一靜,一顯一隱,完美地概括了這個複雜疾病的全貌。

每個字都有它的生命,每個詞都有它的故事。「癲癇」二字的故事,是古代醫者智慧的結晶,也是中華文化「字裡藏醫」的最佳例證。

完美的醫學組合

「癲」描述的是「點」:
• 發作的那一瞬間
• 症狀的具體表現
• 患者的痛苦狀態

「癇」描述的是「線」:
• 疾病的時間軌跡
• 發作的間歇規律
• 病程的長期特點
當「點」與「線」結合,時空的完整描述,就構成了疾病「面」相的完整圖像。

患有「癲癇」的名人

歷史上有一些名人曾被認為或確診患有癲癇,歷史上有一些名人曾被認為或確診患有癲癇,然而,關於他們的診斷,有些是基於歷史記載然而,關於他們的診斷,有些是基於歷史記載的推測,有些則是透過現代醫學確診的。的推測,有些則是透過現代醫學確診的。包括:包括:
作家:杜斯妥也夫斯基 (Fyodor Dostoevsky)
藝術家:梵谷 (Vincent van Gogh)
音樂家:約瑟夫約瑟夫..海頓(Joseph Haydn)
哲學家哲學家:蘇格拉蘇格拉底底(Socrates)、亞里斯多亞里斯多德德(Aristotle)
科學家科學家:阿佛烈阿佛烈..諾貝諾貝爾爾(Alfred Nobel)
歷史人物:凱撒大帝 (Julius Caesar)、亞歷山大大帝 (Alexander the Great)
軍事家軍事家/政治政治家家:拿破崙拿破崙..波拿波拿巴巴(Napoléon Bonaparte)

古今對話的奇蹟

古人看到的:
• 突然發作(癲)+ 間歇發作(癇)
• 意識障礙(癲)+ 發作間期正常(癇)
• 肢體抽搐(癲)+ 反覆發作(癇)

現代醫學發現的:
• 發作性 + 慢性病
• 意識改變 + 間歇期正常
• 運動症狀 + 反覆發作

這種跨越千年的一致性觀察觀察,讓人不得不驚,讓人不得不驚歎歎古人觀察的精準。古人觀察的精準。

人文關懷與希望傳遞
「癲癇」二字給患者帶來的不僅是疾病的認識,更是希望的傳遞:
「癲」:發作是暫時的,會過去的:發作是暫時的,會過去的。。
「癇」:間歇期是寶貴的,要珍惜的:間歇期是寶貴的,要珍惜的。。
「癲癇」:疾病是可以管理的,生活是美好的:疾病是可以管理的,生活是美好的。。

兩個字的永恆價值

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,「癲癇」二字,,不僅是疾病的名稱,是古今醫學對話的橋樑,更是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融合的象徵。亦提醒我們:醫學的根本,始終是對生命的關愛和對疾病提醒我們:醫學的根本,始終是對生命的關愛和對疾病的深入理解。的深入理解。

原典出處
說文小篆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康熙字典 《正字通》喜笑不常,顚倒錯亂也。
《黃帝素問註》多喜爲顚,多怒爲狂。喜爲心志,故心熱則喜
而爲顚。怒爲肝志,火制金,不能平木,故肝實則怒而爲狂
也。
方書: 小兒有五癇,五臟,各有畜所屬。心癇,其聲如羊。
肝癇,其聲如犬。脾癇,其聲如牛。肺癇,其聲如雞。
腎癇,其聲如豬。發則卒然倒仆,口眼相引,手足搐搦,口吐涎沫,食頃乃甦。
黃帝內經  肺脈急甚,為癲疾。 心脈滿大,癇瘛筋攣。
刺癇驚脈五,鍼手太陰各五,刺經太陽五,刺手少陰經絡傍者一,足陽明一,上踝五寸刺三鍼。
難經●經脈診候 重陽者狂,重陰者癲。  
金匱要略 羊蹄甲中有珠子白者,名羊懸筋,食之令人癲。 風引湯:除熱癱癇。
傷寒論    若被火者,輕微黃色,劇則如驚癇,時瘈瘲。
紅樓夢 那僧癩頭跣足,那道跛足蓬頭,瘋瘋癲癲,揮霍談笑而至。  
全唐詩 鬱鬱空狂叫,微微幾病癲。  
金瓶梅    今生為小兒,亦患風癇之疾。
西遊記 慌得那架火、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,被他一個個都放倒,好似癲癇的白額虎,風狂的獨角龍。
詞語解釋 癲癇( epilepsy 由腦部疾患或腦 外傷等引起的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,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。
發作時突然昏倒全身痙攣有的口吐白沫 手足痙攣,口裏發出羊豬的叫聲, 俗稱 羊癲風 、羊癇風 、羊角風 。

※資料來源 :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、漢典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