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治療偏頭痛,不能只靠止痛藥?

台南市立安南醫院 神經內科 杜宜憲醫師

  很多人以為:偏頭痛就是「痛的時候吃止痛藥」,痛停了就沒事。但如果你發現自己愈來愈常吃止痛藥,甚至一天要吃好幾顆,效果還不一定好,那代表你可能需要另一種治療方式:預防用藥。 

  偏頭痛就像腦袋有一鍋水在加熱,痛起來的時候是水沸騰了,止痛藥就像是倒一杯冰水降溫。可是,如果底下的火還在燒,冰水再多都沒用,水一下子又會滾。這時候,關火(也就是使用預防用藥)才是真正的解法。 

1. 哪些人需要預防用藥? 

  並不是每一位偏頭痛患者都需要預防用藥。如果一個月只會痛一兩天,而且吃止痛藥後效果不錯,基本上不太需要。但是,如果你有以下情況,就應該和醫師討論是否開始預防治療: 

●  一個月頭痛超過4天以上。 

●  吃止痛藥效果不好,常常要吃第二、第三顆。 

●  頭痛影響生活,例如痛到請假、工作效率下降、照顧小孩變困難。 

2. 怎麼知道預防用藥有沒有效? 

  藥效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評估,有下面這些現象,代表治療方向正確: 

●  頭痛的天數變少。 

●  每次頭痛時間變短、強度變輕。 

●  吃止痛藥的次數變少,藥效變好了。 

●  工作、生活比較不容易被頭痛打斷。 

●  自己覺得整體改善了,生活更自在。 

3. 預防用藥要吃多久才開始有效?需要吃一輩子嗎? 

  如果一鍋水燒了很久,不可能關了火立刻就不燙,同樣的道理,預防藥不是吃一兩天就會有效,一般來說: 

●  傳統的口服預防藥,效果可能要2到6週才開始明顯。 

●  新型預防藥,第一個月、甚至第一週就有機會改善,但有些人需要2至3個月。 

除此之外,療程也不是無限期的,大部分的建議是: 

●  傳統預防藥建議使用半年,再討論逐步減藥。 

●  注射型預防藥則建議至少使用一年,再考慮減藥。 

  當頭痛明顯減少,例如每月少於4天,而且持續穩定三個月以上,就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逐步減藥。 


醫師的貼心建議:別怕預防藥,懂得用才是關鍵 

  偏頭痛是可以控制的疾病,不需要「忍耐」過日子。很多人以為「吃藥是壞事」,但事實上,不該害怕用藥,與其反覆吃止痛藥,不如好好關火,從根本改善頭痛。以下這幾點務必記得: 

●  保留頭痛日記,記錄發作天數與嚴重程度,有助於醫師評估。 

●  不要自己亂停藥,預防藥需要時間才會有效。 

●  對於藥物有疑慮時,務必和醫師討論,不要自行調整用藥。 

●  規律作息、減少壓力、定期運動,也是重要的保養。 

●  如果有懷孕計畫,要提早告訴醫師,才能慎選藥物,保護胎兒。 

  最後,鼓勵每一位與偏頭痛奮戰的你:頭痛不是你的錯,也不是你該一個人承擔的事。適當的治療與照顧,可以讓你重拾生活的主導權,活得更自在、更有力。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